2025年8月22日 星期五

平均壽命

 日本媒體報導,在日本9月15日「敬老日」前夕,日本厚生勞動省在今(12)日公佈的資料顯示,日本全國百歲以上老人,達到創紀錄的9萬9763人。和去年相比,增加4644人,連續55年增加,即將破10萬人。

在這9萬多名百歲以上人瑞中,女性有8萬7784人,約占總數的88%;男性為1萬1979人。其中最年長的老人,是住在奈良縣「大和郡山市」的一名114歲女性賀川滋子。而最年長的男性,則是住在靜岡縣磐田市,現年111歲的水野清隆。

如果以各一級行政區來計算,日本島根縣連續13年居首,每10萬人中,有168.69人破百歲。

根據日本厚生勞動省統計,2024年日本人的平均壽命是女性87.13歲,男性81.09歲。


近年來,日本不僅以精緻文化聞名於世,更以驚人的平均壽命數據引起全球關注。根據最新統計,日本女性平均壽命高達87.14歲,且該國擁有全世界最低的肥胖率。這背後的養生之道,涵蓋了飲食習慣到生活型態的多面向實踐,值得深入探討。營養師高敏敏在臉書發文表示,日本人的長壽祕訣包含多項關鍵要素,從飲食選擇到運動習慣都有其獨特之處。

愛吃深海魚

日本人的餐桌上經常可見魚類料理,每人每年平均魚類攝取量超過100公斤,甚至比米飯的消耗量還多。魚類中的Omega-3脂肪酸不僅有助於疏通心血管、預防心臟病,還能維持腦部的健康活力。

餐餐7分飽

在日本居酒屋可以觀察到,顧客通常只點2到3盤菜餚慢慢享用。這種不會感到飢餓也不會過度飽足的用餐方式,可以預防肥胖、減輕腸胃負擔,同時避免攝入過多熱量而引發慢性病。飲食多樣化

日本飲食特別注重食材的多樣性,強調搭配豐富且均衡的營養,確保每餐攝取多種植化素。這些植化素具有對抗自由基、抗老化、抗癌及抗發炎的功效。

少油少調味

日本料理講究低油脂,常採用蒸、煮、生食等烹調方式保留食材原味。即使是沙拉,也僅使用少量橄欖油、鹽和芝麻調味,避免過度加工和攝入多餘脂肪,有效減少心血管負擔。

愛吃豆類

味噌、納豆、豆腐、醬油等大豆製品在日本飲食中扮演重要角色。這些食品富含植物蛋白、膳食纖維和益生菌,不僅有助於抗癌、預防慢性疾病和肥胖,更能促進腸道健康。

常走路

日本人喜愛逛街,經常步行1至2個車站的距離。這種習慣不僅幫助維持苗條體態,還能預防肌少症和肥胖問題。

高敏敏指出,日本人的長壽並非偶然,而是透過飲食節制、多樣化選擇,以及持續的日常步行等生活方式累積而成的結果。這種注重健康的生活態度,正是值得借鑑的養生之道。

◎ 資料來源/高敏敏營養師




內政部今(23日)公布「113年簡易生命表」,國人的平均壽命為80.77歲,其中男性77.42歲、女性84.30歲;若與聯合國公布2024年全球平均壽命比較,我國男、女性平均壽命分別高於全球平均水準6.7歲(70.7)及8.3歲(76)。此外,若以縣市觀察,以台北市83.40歲最高、台東縣75.97歲最低。

內政部指出,雖然人口持續老化,但因COVID-19疫情及糖尿病死亡人數較上年減少,故去年國人死亡人數為20萬1313人,較2023年減少3889人,其中65歲以上死亡人數15萬2593人,占全國75.80%,較2023年減少3151人。另外,去年粗死亡率為8.60‰,較2023年減少0.19個千分點;標準化死亡率為每十萬人口410.27人,較上年下降4.49%。因上述緣由,去年國人平均壽命較2023年增加0.54歲,其中男性增加0.48歲、女性增加0.56歲。

以直轄市而言,去年國人平均壽命呈現自北而南遞減的情形,以台北市83.40歲最高,其餘依序為新北市、桃園市、台中市、台南市及高雄市;男、女性平均壽命亦均以台北市最高。以各縣市平均壽命而言,去年以新竹市81.52歲最高,台東縣75.97歲最低。普遍來說,西部地區的標準化死亡率較東部地區低、平均壽命相對較高。

內政部表示,各國都非常重視生命表編算,國民平均壽命是衡量國家基本健康評估、整體社會經濟福祉及國家競爭力評比的重要統計指標。內政部每年編算生命表,提供政府有關人口政策、人力規劃、衛生保健等參考及學術研究之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