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部2024年7月至8月辦理「移工管理及運用調查」,發現外籍家庭看護工經常性薪資平均為2.1萬元,但每日工作卻達10.3小時,甚至有將近半數外籍家庭看護工無法每月放假;台灣照顧產業工會直言「現況更糟」,外籍看護工至今仍無專法保障,隨著未來擴大80歲以上長者聘僱外籍看護工,問題只會越來越難解決。
勞動部調查顯示2024年6月外籍家庭看護工經常性薪資平均為2.1萬元,較2023年6月增加1千元、增幅約5.3%,主要為調升家事移工薪資註所致;加班費3千元,年增1千元,增幅為21.1%,主要是當月之周日年增1天所致,綜計經常性薪資及加班費合計2.4萬元勞動部指出,2023年7月至2024年6月均在職家庭看護工全年其他非經常性薪資(非按月給付之年終或其他獎金)為7000元,工作時數方面,2024年6月平均每日工作時間10.3小時,另外調查也指出外籍家庭看護工每月有放假者占57%,以平均每月放假「1次」占36.4%最多,都有放假(4-5次)僅占5.9%,而有放假者平均每次放假時數為14.1小時,雇主未給假者均有發給加班費。
台灣照顧產業工會祕書凱文表示,目前的外籍看護工依規定月薪不得低於2萬元,且要求月休4天假,但雇主通常都不給外籍看護工休假,而是「以加班費去買休假」,假設1個月買3天假,總工資加起來才會達2.3萬元的水準,且雖然這次調查顯示外籍看護工的工時達10小時,但有更多外籍看護工的工時因零碎難以計算,事實上勞工環境更糟糕。
凱文指出,目前外籍看護工沒有任何法規保障,完全處於無法可管的狀況,勞雇雙方僅以私人契約規定,勞動部也僅要求合約載明的月薪不得低於2萬元,但也沒有任何公權力去約束這件事情,工會長期的訴求就是訂立專法去保障外籍移工的權益,若暫時無法立即修法,至少也應該要求合約中須保障休假的權利,阻止雇主以加班費買走勞工的休假,並與勞團討論建議工資該提升多少才符合實際情況。
凱文也提到,隨著未來將擴大80歲以上長者聘僱外籍看護工,若移工的勞動條件仍遲未改善,之後越來越多人聘雇、越來越多人習慣目前楚瑜灰色地帶的僱用方式,將更難以解決移工的勞動問題。
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邀請勞動部、衛生福利部、教育部就「推動友善職場、校園性騷擾與霸凌防治及長照悲歌並檢討現行長照制度缺失與長照3.0規劃」進行專題報告,並備質詢。
立法院日前三讀通過就業服務法部分修正條文,80歲以上聘外籍看護免巴氏量表。民進黨立委黃秀芳質詢時問勞動部是否在規劃配套措施,有沒有可能增加移工引進數量。
民進黨立委劉建國則表示,修法前不少民間團體憂心衝擊需要有人專責照顧的弱勢族群,或是對移工人權造成進一步侵害,如今修法木已成舟,詢問勞動部有什麼因應作為。劉建國指出,家庭看護移工會不會大量轉移到健康、亞健康長者家庭;對於重度失能或身障者的照顧權益,也要思考該如何保障;此外,日本、韓國看護移工薪資都超過新台幣4萬元,台灣卻連3萬元都不到,要怎麼招募人,也是問題。
洪申翰答詢指出,台灣外籍家庭看護工薪資平均約2.2萬;勞動部一定會找外交部討論因應對策,跟來源母國討論是否可以再增加引進人數,但這牽涉來源母國的量能,因為每個來的看護工都需要在母國受訓,若受訓能量沒有提高,要把人數拉高,可能導致受訓品質下降,也恐衝擊來台後的照顧品質。
「這不是台灣政府想要進多少就進多少的問題」,洪申翰坦言,這也涉及跟其他國家間的競爭,日韓是以機構聘僱,薪資又是台灣2倍以上,台灣的薪資競爭力確實較低。
目前國內聘僱狀況,洪申翰說明,外籍家庭看護工每年淨增加人數約1.2到1.3萬人,若以失能長者3成聘請家庭看護工的狀況來估算,53萬名80歲以上健康與亞健康長者若也有2到3成加入聘僱,需求將增加約16萬人。
對於如何幫助重度失能家庭,洪申翰表示,將與衛福部研議,是否能保障他們的聘僱優先權,避免搶工狀況。對於劉建國要求就重症的保障、國際競爭、國內價格戰3大方向提出衝擊評估報告,則允諾1個月交出。(編輯:陳政偉)
立法院院會日前三讀通過《就業服務法》修正案,年滿八十歲以上,聘僱外國看護時,得免經巴氏量表評估。對此有社福團體及部分立委認為放寬規定之後,會導致「外籍移工」供不應求,甚至會使重度、重症失能家庭請不到看護工。勞動部長洪申翰也表示擔憂,因為要考量來源母國的供給狀況,「不是台灣要多少給多少」,強調會與衛福部商擬,討論如何降低衝擊。
滿八十歲免巴氏量表的修法三讀通過後,朝野意見分歧,勞動部長洪申翰今(2)赴立法院時坦言,《就業服務法》在元旦前修法通過,勞動部就有表達擔憂,因為免巴氏量表之後,需求量大增,會造成供不應求的壯況,畢竟外籍看護工得要考量到來源母國的狀況,並非台灣要多少給多少,憂心壓縮到重症家庭的需求。洪申翰強調,願與衛福部共同商擬對策,降低衝擊。
據統計,此次修法,將新增53萬人取得資格,衛福部長邱泰源也回應表示,希望將眼前外籍勞工人力花在刀口上,一下子開放確實難以照顧,強調這法剛通過,會與勞動部討論解決方法,守護全國人民權益。
立法院三讀通過《就業服務法》修法,未來80歲以上長者免巴氏量表評估就能聘雇外籍家庭看護工,雇主協會指出,聘雇移工需包吃包住,平均每月需支出3至4萬元,負擔不小,但本次修法不是免費聘移工,而是開放免評,提供給各家庭更多照護的選項,不需要被迫將長者送到長照機構,對這次修法樂見其成。
家事移工不適用《勞動基準法》,工資由勞雇雙方自行協商約定,依法不得低於2萬,雇主還須負擔移工的職業災害保險費,並每月繳納健保費及2000元的就業安定費,移工則每月繳納健保費。
台灣失能者家庭暨看護雇主國際協會理事長張姮燕表示,現在聘雇外籍家庭看護工,除了要支出每月2萬元的起薪,也因為工作場所在家中,雇主需供三餐,連移工的生病開銷、衛生棉、沐浴乳、洗髮精等衛生用品費用,也都要負擔,綜合下來,聘雇一位外籍家庭看護工平均每月要支出3到4萬,負擔不小。甚至,如果移工想要換工作,雇主也很難拒絕,且過程中,除要花時間等新移工,甚至還要再多付出2萬以上的費用給仲介,有些仲介還會喊價加碼,對很多雇主家庭來說,找外籍移工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真的不是外界能理解。
不過張姮燕強調,台灣老齡化、少子化,本次修法樂見其成,自家親戚高齡87歲有智力障礙、未婚,無法自行打理生活,需要聘雇家庭看護移工,然因沒有就醫紀錄,無法取得醫師開立的巴氏量表,只好將其交由機構照顧,這次修法給家庭多一種選擇,而不是只能被迫將家人送到機構,使其身在陌生的生活環境。
台南市就業服務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呂錫安也說,超過80歲獨居長輩最容易出事,家人都擔心突然中風或跌倒,一旦有需要,巴氏量表卻難取得,甚至有人花錢購買,相當不合理,如今開放免評,可說是德政。
立法院於今(31)日審議《就業服務法》修正草案,最終該法案三讀通過國民黨團的版本,未來80歲以上長者、70歲至79歲患有癌症二期以上者均無須醫療機構專業評估。對此,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家總)表達遺憾,並認為目前23萬已聘僱外籍看護家庭必然會受到「搶工」衝擊。
超高齡化來臨,長照需求日益增加,國民黨立委在今年6月提出《就業服務法》第46條修法,主張開放80歲以上長者,不用巴氏量表就可以申請外籍看護,立法院院會今日進行討論, 國民黨團提出再修正版:「雇主聘僱外國人從事家庭看護工作,被看護者凡年齡滿80歳以上,或70歲至79歲患有癌症二期以上者,得免經醫療機構之專業評估」,經過表決,同意票多過不同意票,獲得三讀通過。對此,衛福部聲明,新法將會影響國內長照體系發展及衝擊影響中重症家庭聘僱外籍看護工權益。勞動部也表示遺憾,認為會更難找到或留下外籍看護工人力,也對於照顧品質造成影響。認為目前外籍家庭看護工22.7萬人,此次修法預期新增大量移工需求,不僅加劇家庭看護移工市場供需失衡,主要移工來源國也無法立即放大供給,這將導致家中有重癱、長期臥床、插管的失能者家庭,可能因移工「棄重擇輕」而更難找到或留下外籍看護。
針對立院三讀通過「80歲免評巴氏量表可聘外籍看護工」結果,家總表示,這項影響至鉅的民生法案,受政黨對決綁架無法理性討論,深表遺憾,並提出4項提醒:
1、新制開放後,將出現供不應求的狀況,目前23萬已聘僱外籍看護家庭必然會受到「搶工」衝擊。家總呼籲目前聘僱家庭關注外籍看護的心情與動向,適時安撫。
2、鼓勵聘僱外籍看護家庭多利用1966長照專線使用服務,給予外籍看護更多支持,減輕照顧負擔。
3、建議勞動部開闢求助管道,或在1966長照專線,特別註記來電者是否遇到「搶工」狀況,俾做為後續政策修正之參考。
4、民眾亦可撥打0800-507272家庭照顧者專線,尋求協助。
開放80歲長者免巴氏量表評估就能聘外籍看護,勞動部估算,將產生高達16萬名外籍家庭看護工人力需求,直言重症家庭將受衝擊。但移工仲介業者則估每年會增加的移工需求數約2萬餘,質疑勞動部評估,顯然不合理,更是杞人憂天、危言聳聽。台灣失能者家庭暨看護雇主國際協會理事長張姮燕也質疑,勞動部的說法是造成長者家庭對立。
勞動部表示,目前外籍家庭看護工22.7萬人,內政部與衛福部相關統計顯示,我國80歲以上人口91萬,其中健康人口約53萬,參考目前3成選擇聘雇移工照顧失能長者,預估即便3成健康長者提出申請,也將產生16萬名家庭看護移工的人力需求,加上每年自然增加約1萬的人力需求,將產生10萬以上的缺口。勞動部認為,新法將導致家庭看護移工市場供需失衡加劇,主要移工來源國也無法立即大幅增加勞動力的供給,目前家中有重癱、長期臥床、插管的失能者家庭,可能因為移工「棄重擇輕」更難找到或留下外籍看護工,且無論是海外招募、訓練及引進時程都可能拉長至數月以上,供應不足更將推高聘雇成本,也可能對於照顧品質造成影響。
不過,台南市就業服務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呂錫安直言,很多長輩不喜歡外人住在家裡,且外籍移工花費高昂,很多人請不起,家屬照顧輕症長輩,使用國內長照服務就足夠,每月花費數千,不太可能花費數萬聘移工,且移工現在就已在挑工作,重症家庭若因此難聘到人,應提高薪資,政府則需提供弱勢家庭補貼,不要亂花雇主繳交的就業安定費。
呂錫安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前,外籍家庭看護工人數最高23萬餘人,疫情結束到現在,加上政府去年放寬3族群聘用門檻,目前人數僅22萬多,立法院三讀就服法修法後,更不會每個長者都申請,勞動部評估3成申請量、16萬需求,顯然不合理。
張姮燕則質疑,勞動部提出的3成申請量沒有研究依據,應該實際調查健康長者聘僱移工的意願,並補足國內長照服務量能,而不是用猜測的數字造成長者家庭對立。
國民黨立委提案修改《就業服務法》,欲放寬80歲以上長者免評巴氏量表就能聘雇外籍看護,明天將送入立法院進行表決,勞動部長洪申翰30日表示,如果三讀通過,台灣將付出3大代價,包含嚴重衝擊重症與身心障礙家庭照顧權益、薪資負擔能力低的家庭更難找到照顧資源、一般中重症家庭照顧品質下降。
洪申翰表示,明天立法院院會預計處理就業服務法第46條修正案的二、三讀,國民黨版本使80歲以上的長者不需經過醫療專業評估,便能申請外籍看護,很擔心成為衝擊中重症家庭照顧權益的法案。
他說明,截至今年11月,我國累計至今22.7萬名外籍看護,近年每年正常增加1萬多名,如果國民黨團版本三讀,將突然增加約53萬的健康長者,可直接申請外籍看護工,以申請率30%估算,未來恐跳躍式暴增約16萬外籍看護的需求。洪申翰指出,日、韓外籍看護工薪資平均4至5萬台幣,台灣2萬初,搶工很不容易,不是台灣單方面想增加就增加,可想見修法後外籍看護市場供需將更加失衡。
他也點出修法後供需失衡的3個代價,包含最需要照顧的重症或身心障礙家庭更難找到、留住外籍看護工,嚴重衝擊他們的權益;有照顧需求家庭雇主須提高薪資,才能提高找到外籍看護工的機率,也會讓薪資負擔能力較低的家庭,更難找到照顧資源;短期要求倍增引進家庭看護移工,恐難確保來源國維持同等訓練與照顧品質,反造成一般中重症家庭照顧品質下降。
洪申翰表示,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就是因為供需嚴重失衡,造成太多需要外籍看護工的家庭,因難以出高價,而找不到工的困境,本次修法帶來的副作用與衝擊真的太大。
他強調,勞動部很樂意針對如何簡政便民,以及更進一步放寬免經醫療機構評估的失能需求門檻,而取得聘僱外籍看護的資格,和衛福部、朝野政黨,以及照顧、社福、醫療等專業社群,坐下來開放性地專業討論,但真的很憂慮國民黨版本三讀通過,很可能馬上就要面對外籍看護工市場供需失衡的失序和混亂,以及重症與身心障礙家庭照顧權益的嚴重衝擊。
超高齡化來臨,長照需求日益增加,有多位國民黨立委提出《就業服務法》修正草案,主張80歲以上被看護者,得以免經醫療機構評估、免評巴氏量表評估,即可申請外籍看護,以減輕家庭照顧者壓力與負擔,引發民團擔憂將面臨53萬健康長者「加碼搶工潮」;不過雇主協會表示,台灣80歲長者要去醫院開巴氏量表非常折騰,樂見所有開放的措施。
目前家庭聘僱外籍看護需經過巴氏量表評估,中重度失能者才能聘僱,面對恐即將修法解禁,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身心障礙聯盟、台灣社會福利總盟發出聲明表示,若明天立院通過就業服務法第46條修正案,對家庭照顧者來說將成為「災難」。
家總表示,全國目前80歲以上人口約90萬,扣除4.6萬住長照機構、21萬人使用長照2.0居服與日照服務、6.5萬人已聘僱外籍看護工,預估修法後將新增53萬名健康長者具備聘雇外籍看護資格,由於健康長者的照顧工作相對更輕鬆,如備餐、陪伴,經濟條件較佳者可能加薪搶人,造成「搶工」現象,目前台灣約22.7萬個現有中重度失能已聘僱外籍看護家庭,已經是最弱勢、最不穩定的脆弱族群,新政策若通過,會造成家庭照顧大亂,提升悲劇風險。
張姮燕認為,我國針對長者也有長照設施,如果只是簡單需要陪伴「不會額外花2、3萬元聘請外籍看護工在家裡」,若是擔心會引發缺工潮,勞動部應提前確保印尼、印度等外籍人力可以引入,及時補上缺口,甚至是引進更多勞動輸出國家的人力。
她說,未來開放外籍看護一定是必然,因為在台灣少子化以及高齡化的雙重壓力下,勢必要更多的看護來陪伴老人,「因為自己的子女都不夠人可以照顧」。
超高齡化來臨,長照需求日益增加,有多位國民黨立委提出《就業服務法》修正草案,主張80歲以上被看護者,得以免經醫療機構評估、免評巴氏量表評估,即可申請外籍看護,以減輕家庭照顧者壓力與負擔;勞動部表示,反對單純以年齡畫分,是否放寬80歲以上健康長者即可免評申請外籍看護,應再審慎討論,並參考專業建議。
針對「就業服務法」24日有可能通過,勞動部表示,去年9月會同衛福部邀請身心障礙、罕見疾病、失智症、家庭照顧者等民間團體及醫療長照專家學者等共同研商簡化外籍看護申請流程,獲致共識不應以年齡畫分,而以家庭照顧需求,採取多元認定方式,免除巴氏量表評估,簡化民眾申請聘僱外籍看護工程序。勞動部表示,自去年10月13日起便實施3類對象適用多元免評資格,包括「使用長照服務(居家、日間或家庭託顧服務)連續6個月以上」、「輕度失智症(鬆綁只要1名神經科或精神科專科醫師評估即可)」及「擴大增加重度呼吸障礙及中度吞嚥障礙等中重度特定身心障礙項目至14項」,實施至今已核准超過2.3萬名80歲以上長者。
勞動部說明,今年再度諮詢專科醫學會意見,許多專家認為「免評巴氏量表」宜依據被看護者失能情況及照顧需求,不宜單以年齡畫分,且今年7月3日立法院衛環委員會公聽會中,亦有家總、障盟、居服聯盟等與會民間團體及學者認為,未失能者允聘看護將成變相幫傭,不利長輩維持健康自主,反而「加速失能」。
勞動部指出,若往後80歲以上長者免評巴氏量表即可申請外籍看護,民間團體及許多家庭照顧者擔憂,恐使外籍看護照顧上棄重擇輕,中重症家庭加劇面臨移工轉出或怠工等勞資爭議及轉換不成後失聯等情形,恐將嚴重影響中重症家庭聘僱外籍看護權益。
勞動部強調,是否放寬80歲以上健康長者即可免評申請外籍看護,應再審慎討論,並參考專業建議,建請朝野立委凝聚社會共識,以求周延。
立法院24日擬審查就業服務法放寬80歲以上聘僱移工免經醫療機構專業評估,婦女新知基金會、台灣國際勞工協會(TIWA)等民間團體24日聲明指出,若要完善回應長照需求,不應將所有照顧壓力集中在一、兩人或個別家庭身上。大幅放寬家庭聘僱移工之資格是人權毒藥、不但更加固化一對一家戶聘僱機制,更非解決照顧需求的萬靈丹,呼籲各黨團積極監督長照政策改革,提出兼顧照顧品質與人權保障之方向,確保民眾長照需求不漏接。
民團指出,台灣聘僱家庭看護移工的制度,是被國際認證的奴工制度,看護移工沒有隱私權、生育權、工時工資與都沒有基本保障、面臨嚴重的性騷擾甚至性侵風險、不能自由轉換雇主、受仲介層層剝削。立法院若通過就業服務法第46條「80歲以上聘僱移工免經醫療機構專業評估」修法,只是以擴大奴工市場、侵害人權的制度,來解決台灣的長照。民團提及,長期以來政府漠視長照需求者的聲音,甚至最需要協助的重度障礙者、經濟貧困者都被排除在設計不良的制度之外,無法透過使用長照服務,獲得基本身為人應該有的協助,也造成歷年不斷發生長照悲劇。個別家戶自費聘僱看護移工,意味著照顧仍是個別家庭責任,政府除了管制聘僱資格外,不須負擔其他責任。目前家庭看護移工聘僱制度缺乏完備的後援機制,長照需求者與家屬無法真正安心,難以避免弱弱相殘的悲劇。大幅放寬家庭聘僱移工資格是人權毒藥、不但更加固化一對一家戶聘僱機制,更非解決照顧需求的萬靈丹。
民團強調,應將移工納入公共長照體系,保障其與本國勞動者相同勞動條件、收入待遇,避免移工拉低本國勞動者薪資疑慮,亦能同時回應長照人力短缺困境。為確保改革成效、就安基金不被浪費,民團呼籲暫時停止目前勞動部主責的「移工多元陪伴試辦計畫」,各黨團應積極監督衛生福利部與勞動部共同投注資源研擬新版試辦計畫。
看護一個沒注意,被照顧者命沒了!高雄市一名陳姓女看護照顧一名罹患漸凍症的朱姓老翁。某天看護離開病房去拿果汁花了29分鐘,不料,呼吸管線脫落導致老翁缺氧慘死,家屬氣憤求償1450萬,最後高分院判決看護賠償726萬元。
根據判決指出,2020年4月26日下午,看護陳女在高雄市某大樓照顧罹患漸凍症的朱姓老翁,陳女想拿老翁要喝的果汁,因此離開8樓病房到9樓廚房,因呼吸管線脫落,發出警示燈號及聲音,讓陳女趕忙回來,但為時已晚,老翁已陷入缺氧,經送醫急救,隔年5月15日死亡。事後陳女被高雄地院、高雄高分院依涉嫌過失致死罪,均判處有期徒刑10月,尚未定讞。老翁家屬另外提起事賠償1450萬,高雄地院判決陳女賠償740萬元,陳女不服上訴指稱,朱翁死亡距與事故發生已逾1年,與她沒有因果關係。
她也喊冤,家屬沒跟她說不能離開病房「獨留老翁一人」,她是依家屬指示,到樓上拿果汁,並非無故或擅自離開,更無過失行為,家屬也應負部分責任。
但高雄高分院認為,朱翁還沒變成植物人之前,家人還能為他做呼吸訓練,能透過唇語與他人溝通,直到變成植物人後,仰賴呼吸器並住院治療,若當時沒有發生意外,朱翁也不會住院併發感染,因陳女當時離開朱翁身旁長達29分鐘,與朱翁死亡有因果關係,仍判她應賠償726萬元,仍可上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